交易規模劇降26%,共享辦公還有第二春嗎?
交易規模下降26%,直接融資467%,這是共享辦公交出的2020年答卷。
近日,國家信息中心正式發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1)》,報告將共享經濟分為交通出行、共享住宿、知識技能、生活服務、共享醫療、共享辦公、生產能力7大主要領域,這7大共享經濟共實現交易額33773億元。
其中,共享辦公2020年交易規模為168億元,較2019年的227億元同比顯著下降26%。與此同時,共享經濟的直接融資規模卻大幅增長466.7%,達到88億元。
共享辦公直接融資規模的增長主要是受到行業頭部企業優客工場上市和 WeWork中國獲得新融資的影響,這兩家企業的融資額占該領域融資額的90%以上。
①2020年9月,WeWork中國獲摯信資本2億美元追加投資,資金將應用于將決策和管理、產品和服務全面實現本土化,摯信資本運營合伙人姜躍平出任WeWork中國代理CEO。
②2020年11月,優客工場以SPAC方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優客工場覆蓋包括我國一線、「新一線」城市以及新加坡在內的47個城市,擁有185個聯合辦公空間。根據其 2019 年下半年時披露的運營數據,其經營超過24個月的成熟空間的出租率從2017年末的63%上升到2019年末的87%。
在走出2020年疫情后,共享辦公會否煥發第二春?選址960認為,從市場動向看,產品形態迭代、資本市場趨熱、輕資產模式受捧、經營心態調整是4個值得關注的方向。
第一,「大體量」共享辦公門店上新,出租率不是唯一考量。共享辦公的單店規模上開始跳出傳統的單層形態,拓展更大體量的綜合體,其面積可以達到上萬平方米,此類業主不僅關注空間出租率,還更注重企業質量和產業增長能力。
第二,降本增效,輕資產模式受追捧。以優客工場為典型的聯合辦公企業紛紛發力輕資產運營模式,優客工場曾公開表示輕資產要項目達到100個,輕重比重達到1:1。
第三,資本回暖,融資消息增多。2月,優客工場發布上市后首次股票增發,金額2000萬美元;同月,筑夢之星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書,擬申請在納斯達克上市;3月消息,WeWork據報道尋求通過SPAC模式以90億美元的估值(包含債務)上市。
與此同時,在經歷此輪洗牌后,共享辦公企業的經營心態也發生了深度調整,逐漸將經營重心從規模擴張轉移到效益增長上來,潮水退去,一些曾經不太受市場和媒體關注的共享辦公企業成為新「黑馬」。
上述《報告》則認為,共享經濟主要領域都將迎來整合期,一些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差的平臺,將被迫退出市場或主動尋求合作機會,行業資源將進一步向資本力量雄厚、綜合實力強的品牌聚集。未來,共享辦公進入新階段,越來越注重精細化運營、智能化和多元化服務。
對于下個5年的增長情況,《報告》認為,在2020年共享經濟增速因疫情影響而出現顯著回落的情況下,考慮到宏觀經濟可能出現的強勁復蘇,預計2021年增速將有較大回升,有望達到10%-15%;未來五年,我國共享經濟年均增速將保持在10%以上。